桑姓是占中国人口较多的第兰百五十九位姓氏,在河南、湖北地区比较集中。当今桑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1%,总人口大约有26万。

桑氏起源桑氏起源

桑的名义和图腾:

    桑,树名,是一种阔叶乔木,其叶可以喂蚕,桑果称桑葚,可食。甲骨文的桑字像一株桑树,有的字在右下还带一只手形,表示采摘桑叶。桑人擅长种桑树和养蚕,崇拜桑树,以桑树为氏族的图腾树,并命名氏族名和族徽,最终出现桑姓。

桑姓的起源和演变:
   汉族桑姓渊源有四支:己姓、嬴姓、承桑氏和古桑国。

   第一支系自己姓。黄帝裔孙少昊穷桑氏之后裔,以桑为氏。后代不详。


   第二支系自承桑氏。神农娶承桑氏,亦作桑水氏。承桑氏之后有桑氏。

后代不详。

   第三支系自嬴姓。春秋时秦穆公大夫公孙枝,字子桑,其后人以字为氏,或单为桑氏。赢姓桑氏的历史大约有2600多年。


   第四支出自古桑国。古有桑国,即桑田(故地在今河南灵宝西),秦时桑君作乱,伏诛,子孙以国为氏。这支桑氏的历史大约有2200多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桑姓繁衍的历史一直比较平静,外族的流入基本很少发生。到清朝初期,满洲八旗姓纷纷改汉姓时,满洲人姓夸哈那氏、萨基氏后来都集体改姓桑,其他民族如彝族、蒙古族、藏族、纳西族、傈僳族、景颇族中也先后出现了桑姓。

历史上桑姓的分布和迁移:
    宋朝时,桑姓大约有4万5千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等地。陕西为桑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桑姓总人口的43%。
    明朝时,桑姓人口急剧减少,大约有1万4千人,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河南、浙江、河北、安徽、山西,这六省大约占桑姓总人口的93%。江苏为桑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桑姓总人口的43%。

当代桑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桑姓的人口大约有26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1%,排在第二百五十九位大姓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桑姓人口的增加率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湖北、黑龙江、江苏、山西、山东、河北,这七省大约占桑姓总人口的6 4%c河南为当代桑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桑姓总人口的20%。


    桑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259)表明:在河南、山东大部、江苏北部、安徽西部和北部、江西北部、鄂陕大部、重庆北部、四川中部、甘肃东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和东北、辽吉大部、黑龙江、内蒙古东北、新疆西北,云南西南,桑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有的达到0.2%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4.9%,居住了大约62%的桑姓人群。在苏皖赣中部、湖北北部、川渝大部、云南中部、贵州西南和北端、甘肃东南和中部、宁夏大部、内蒙古中部、陕晋北部、冀京大部、天津、山东北端、辽宁东北、吉林东南,桑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0.06%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2%,居住了大约22%的桑姓人群。

桑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桑姓的郡望是黎阳。桑姓以“枢密”、“淮翼”为其堂号。“枢密”和“淮翼”,堂号均典出明朝桑世杰。

桑世杰,因战功封秦淮翼元帅,历克镇江以东诸府县,判行枢密院事。

楹联  有关桑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四副:
        志穿铁砚,居穆闺门。
        赋著扶桑,法行平准。
        旌常载绩,文阵称雄。
        矢志磨穿铁砚,同居雍穆闺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桑姓历代名人30名,占总名人数的0.066%,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百一十一位;桑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7%,排在并列第一百七十九位;桑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八十位;桑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五十一位。
    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有:西汉御史大夫桑弘羊;晋朝青州刺史桑虞;五代后唐同光进士、后晋弘文馆大学士、中书侍郎兼枢密使桑维翰;明朝秦淮翼元帅桑世杰,成化举人、柳州通判桑悦,正德进士、浙江按察使桑溥,嘉靖进士、御史桑乔;清朝刑部尚书桑春荣,雍正进士、工部主事桑调元。

桑姓血型:
    桑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2.6%,A型占28.8%,B型占29.4%,AB型占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