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土辽阔,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并且中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拥有人口13、68亿,是个众所周知的人口大国。中国有23个省,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本地语言,这便是方言,就算是同一个省内,只要距离远了一点,这片区域的语言也会有所差异。你对台湾话了解多少呢?下面,随着中国语言文化一起来了解下吧。


  台湾话:
  台湾话,亦称为台语或台湾闽南语,习惯上专指在中国台湾地区所使用的闽南语,在语言学分类上属于泉漳片,与厦门话极为接近,推估同源词比例为99%。

  自明郑与清治时期起,特别是海禁开放后,大量大陆移民进入台湾地区,以福建南部的漳州府和泉州府河洛人占多数,其带来的语言取代了台湾原住民族诸语,成为在台湾占优势地位的语言,并逐渐演化为有别于原乡特色的语言,并于日治时期以台湾话、台湾语、台语称之,区分其他语言。

  虽于日治时代及国府迁台后,日语与国语先后取代其通用语地位,但台湾话迄今仍为台湾第一大母语、及使用量第一的语言。

  根据2009年台湾年鉴,大概有73%的台湾民众,会使用台湾话。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带、北部沿海地区及兰阳平原,故被称为内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区、台北盆地,被称为海口腔,南部则为泉漳混合区。故泉州人居住在海滨,漳州人居住在内陆平原的说法,仅在台湾中部地区符合此一分布。总体上说,台湾话在北部偏泉漳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内埔腔,中南部沿海偏海口腔[6]。

  另一方面,台湾话一词在广义上可指台湾流通的各种语言,包括台湾原住民族语、闽南话台湾方言、客家语。

  源出:
  台湾语源出闽语,为闽南语的一支。中国汉朝末年的三国时代,中原发生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着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然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永嘉之祸,由于晋室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3世纪时北方的口语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闽语亦于此时渐渐形成。伫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的时候,中原的衣冠八族(詹林黄陈郑丘何胡)开始避难到福建闽江和木兰溪的等流域一带,他们把当时的古汉语带过来,但这次数量很少。南朝梁天监年间(公元502-519)析晋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以保持闽疆南部安定取称,治所在今南安丰州镇,领晋安等三县,辖今之厦门、莆田、泉州、漳州一带,但不久就被撤销,直到200多年后的唐朝中期,又在今泉州市区第三次设置武荣州,不久改名泉州,泉州市区一带的建制才稳定下来,泉州的安溪、惠安、永春、德化在400多年后的五代十国闽国时期才设县。

  唐代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平乱,进而屯垦漳州,带来了7世纪的北方的中古音;唐末时,王潮兄弟又带军队入闽,也带入了当时的中古音。从以上的两批移民,所带来的北方口语,经过一番演变就形成了所谓的漳州语、泉州话的基础。

  传入台湾: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着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湾),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闽南语(漳州话莆田话泉州话)。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而且还跟台湾原住民(大多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进了汉人与台湾各原住民族在血缘以及语言上的融合。

  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闽南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和莆田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福建汉族人移居台湾始于宋代初期的福建莆田,莆田古代海运业、远洋贸易发达,在唐朝末期,莆田已经地少人多,迫使多数莆田人背井离乡移民外地,在北宋朝初期时就有很多莆田人迁徙到台湾,南宋末期,元朝后期亦思法杭兵乱,明朝中后期的残酷的倭寇侵略,清朝的沿海迁界时陆续很多莆田人通过台湾海峡迁徙到台湾,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过多,人地矛盾非常严重和逃避外族入侵导致战乱。莆仙人较大规模迁台目前最早可上溯至北宋朝初期,据莆田《林氏大宗谱》记载:北宋初,莆田人涌至莆田沿岸,林默(妈祖)造木排渡难民往澎湖定居。现今,台湾彰化县的南社、描儿干社民众至今语言未被同化保留仍讲莆仙方言,住宅建筑亦保持莆田特点。还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移民到台湾,他们的莆田话已经同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在台湾,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冠以兴化,这表明在今日的台湾,也有大量兴化方言的踪迹,只是有的很快就被就被当地话同化了。祖籍莆田的的台湾同胞最少占台湾人总数的30%以上,还有部分莆田人是迁徙到泉州漳州几百年后再次迁徙到台湾,这部分的莆田人被登记认为是泉州人或漳州人,他们的莆田话已经同化成泉州话或漳州话,他们在明朝和清朝的籍贯是泉州或漳州,但他们的更早祖籍是莆田。明末时,福建发生大旱,郑芝龙曾招福建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闽南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莆田和泉州。崇祯元年(1628年),福建饥荒,郑芝龙在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支持下,招徕福建沿海灾区饥民数万人移民台湾垦殖。这是第一次有组织的福建向台湾大移民。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氏军队及眷属约3万多人,当时除命各军分区屯垦外,还大力招徕因清廷迁界而流离失所的大陆沿海民众,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地,主体仍是福建沿海各县居民。清代是福建民众通过台湾海峡移居台湾的重要时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兵收复台湾,全国***统一,自康、雍始,至乾、嘉年间,福建民众相继赴台,导致台湾由南到北、由西向东的垦殖运动全面展开。清代,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条件人民渡台,清朝官府有登记的官渡的莆田人、泉州人只能从泉州渡船,还有大量莆田人直接从莆田到台湾,有登记的人数只占莆田人官渡渡台总人数的很小比例,这和漳州、泉州的自渡台湾的情况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过官渡而是自己渡台。尤其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放有登记的莆田人、泉州人只能从泉州渡船,台湾鹿港与泉州石狮蚶江港对渡,五十七年(1792年)又开放有登记的福州人只能从福州渡船,淡水八里岔与蚶江及福州五虎门通航,推动了移民潮的高涨,有登记的漳州厦门人从厦门港渡台。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泉州,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陈永华,也是福建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福建人。台湾的闽南语,是以福建音占大多数的。

  至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始设台湾省。但早在明末清初,福建就开始大批向台湾移民了。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人窃居台湾后,曾招募闽南沿海移民去台湾垦殖;明末郑芝龙设寨于台湾北港,曾多次招募漳、泉、莆田(兴化)沿海居民渡海去台湾垦荒;崇祯元年(1628年)统治台湾的郑芝龙归顺明朝,在福建布政使熊文灿的支持下,招募沿海几万灾民,每人给银三两,每三人给牛一头,用船载运去台垦殖;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延平郡王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所带士兵连同眷属共三万多人都留在台湾开荒种植,这些士兵多是闽南、闽中人。与此同时,他还到漳、泉、莆田(兴化)等地招募青壮年到台湾垦荒。这个时期漳州、泉州、莆田(兴化)等地赴台者达15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克(王+爽)归顺清朝后,漳、泉、莆田(兴化)沿海赴台又有几十万人之多;清朝康熙中叶,清***放宽海禁,莆田和广东移民也大批迁往台湾。

  台湾语形成: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闽南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南语为绝对优势。雍乾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件,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

  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日后由于交通开始便利,人口四处流动,结果漳泉两腔混淆,造成宜兰、鹿港等少数地区保存较纯正的口音以外,其他各地多通用一种不漳不泉、亦漳亦泉的新闽南语。语言学家洪惟仁(1987,1-2)将其称之为漳泉滥(指漳泉混合)。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直至今日,仍可由台湾话中找到日语影响的痕迹。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国民***接收台湾;战后国共发生内战,国民党***战败,带着大批军队和难民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运动,在其影响下,台湾话再度加入新的语料。

  但由于近百年与中国大陆断绝来往,导致台湾话与原乡闽南语已有所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