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三十六位姓氏,在北京和皖、苏、鲁地区占优势。当今纪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88%,总人口大约有11O万。
纪的名义和图腾
纪的本义是为使丝缕互相区别不致混杂的界绳,引亦称丝的头绪。纪之初文为己,在甲骨文、金文中纪字就是己,都像一根弯曲的丝绪。从青铜器上的纪字的形态看,正像理好丝绪的器具。
纪姓的起源与演变
汉族纪姓源出姜姓。古纪人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起源于天水的成纪,在今甘肃秦安北,后纪人顺渭水东迁河南纪城,今偃师缑氏镇,再南迁纪氏城,今河南郏县东。夏商时期继续东迁山东已氏邑,今山东曹县东南。
周武王灭商后,封炎帝神农氏之后为纪侯,纪人再迁剧县古城,在今山东寿光南。到春秋鲁庄公四年,齐襄公复九世之仇灭了纪国,子孙以国为氏。姜姓纪氏历史至少有2700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纪姓的组成比较单纯,除在唐朝时有舒姓一支改姓纪外,一直是一脉相传。直到清初满洲八旗姓锡玛拉氏,改为汉姓纪,随后蒙古人姓扎赉特氏、吉如兀惕氏,也均改用汉姓纪,这才打破了这一局面。东北地区的纪姓与清初的满蒙改汉姓运动和民族融合过程有关。
历史上纪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纪姓活动于山东、河北一带。到汗晋时期,纪姓足迹已抵江南。到唐宋时,纪姓已经分布于南方各地。
清初纪姓进入台湾。宋朝时期,纪姓大约有3万2千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位以后。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刚动、安徽、河南,江苏为纪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纪姓总人口的40%。明朝时期,纪姓大约有10万6千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l%,排在第一百三十八位。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广西、江苏、山东,四省纪姓大约占纪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北、福建、陕西、浙江、河南、安徽等。江西为纪姓第一大省,约占纪姓总人口的26%。
宋、元、明期间,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东南移动,全国形成了以南方江西、北方山东为中心的两块纪姓人口聚集地。当代纪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纪姓的入口已达11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88%,排在全国第一百三十六位。自宋朝至今l000年中,纪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厂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北京、安徽、江苏、山东,四省市纪姓大约占纪姓总人口的48%,其次分布于广东、辽宁、河南、黑龙江、江西、河北、吉林、台湾,这八省的纪姓又集中了37%。
目前全国形成以渤海湾、皖苏为中心,沿海岸散布的纪姓分布特征。纪姓在人群中分布在台闽、广东东部、江苏、皖鲁冀大部、京津、陕甘宁蒙交界圈、新疆西北、内蒙古东部、辽吉黑,纪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5.3%,居住了大约70%的纪姓人群。在广东中部、海南南部、赣浙大部、上海、鄂豫东部、山东西部、河北中南段、山西北部、山西西部、宁夏大部、甘肃东部,纪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8%-0.12%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2.4%,居住了大约15%的纪姓人群。
纪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纪姓的郡望有天水、高阳、襄平、平阳。纪姓以射虱为其堂号。“射虱”堂号典出古代纪昌。
楹联 纪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四副:
技推贯虱;养到木鸡。
济北龙头;临湘凤翼。
精成广义;备注全书。
代主焚身,祠成忠祐;为友嫁女,厚治资装。
家训格言 纪氏家训以清朝纪昀的最有意义。纪昀,字晓岚,清乾隆年间进士,他与陆锡熊出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四库全书》纂成后,升官左都御史、礼部尚书。他学涉百家,贯通儒籍,学问高深,又长于诗文,堪称大手笔。
他性格坦率,好滑稽之举,但教子治家却极为严肃。他认为父母同负有教育子女的责任,爱子不以其道,反而害之。主张“教子之金科玉律”是四戒四宜:戒晏起、戒懒惰、戒奢华、戒骄傲,宜勤读、宜敬师、宜爱众、宜慎食。
其训子思想多为他处世经验之总结,值得思考。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纪姓历代名入37名,占总名人数的0.08%,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八十一位;纪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9%,排在并列第一百五十八位;纪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5%,排在并列第二百位;纪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6%,排在并列第一百八十五位。
纪姓历代被载入史册名人:春秋时纪卿纪裂繻;秦末刘邦部将纪信;西汉襄平侯纪通;三国吴国中书令纪骘;晋朝临湘县侯、尚书右仆射纪瞻;南朝齐庐陵长吏纪僧真;隋朝司农少卿纪和整;元朝戏曲作家纪君祥;清朝四库全书馆总纂官、文学家纪昀;当代有机化学家纪育沣,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
纪姓血型
纪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3.6%,A型占28.4%,B型占29.1%,AB型占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