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在农业上的禁忌不仅数量多,而且有其特色。旧时,农业生产力低下,主要是靠天吃饭,顺从自然,一方面要不误农时;另一方面要定期祭祀,以求助神灵的护佑。祭祀期间,不得从事农事活动,否则,神灵以为祭祀者不专心和少虔诚。禁日的时间,各地不一,且有长有短。
忌节日期间耕作
汉族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为过年时间,忌耕作,以为耕作冲犯神灵,一年百事不顺。汉族及一些以农耕为主的民族,都敬奉雷神,有闻雷辍耕的习俗。每年以第一次响雷为信息标志,确定春耕春种的起始时间。忌雷主要是针对每年头次雷声而言。忌雷期间,不能犁田、耕地、播种,如果违犯,以为雨水不宜,庄稼歉收。瑶族人就于每年正月初十和二十日禁风。在这两天不许下地锄耕,以为这样就可以在一年内免受风灾。土家族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日忌下田。逢五而耕作谓之破五,破则不吉,是以为忌。
傣族冬至日忌劳动,否则,以为牛马会死掉?畲族、白族等忌在春分、清明、大暑、小暑、立秋等时日下田耕作,据说是恐挖着地脉龙神,庄稼长不好。白族、畲族、彝族等还忌二月初八、三月三、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分龙日(夏至前后)期间下地劳动。据说这期间下地会挖着龙神,切断水路,庄稼长不好,或者会遭受虫灾,所以要禁忌下田;畲族又忌七月七日下田抬水,说是此日下田抬水会招惹水鬼,使稻田坏掉。
忌耕日杀生
藏历四月十五日和六月四日是门巴族忌耕日。这天,戒杀生,禁下地耕作,以为有犯则冲犯天神,招致冰雹等灾异。贵州布依族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和每月的初四、十四日不许耕种。湘西苗族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忌挑粪,逢戊日不动土、不下田。裕固族以为六月和腊月动土不吉。
忌日不耕作
黎族人家有人去世,其亲属在j年内逢忌日均不得下田耕作,忌日即死者去世之日。黎族以十二属相计日月,因此每十二天即有一个忌日。这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随着迷信观念的逐步破除,现已基本革除。
彝族、羌族、苗族及湖南、贵州部分地区的汉族都广为流行戊日忌动土的习俗戊为天十的第五位,古代以天干(甲、乙、丙)地支(子、丑、寅)循环相配,表示年月的次序。干支再与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则可推算出戊属土。每月有三个戊日,四月十六、十月十八两日为大戊日,全年大小戊日共三十八天,均不事耕作。汉族在立春后禁五戊,禁戊前一天,各村鸣锣通知戊日不准动土。俗谓这日动土会触怒土神,使农作物遭灾。苗族传说,戊日是该族历史_:大迁徙中不幸的一天,故视为忌日。
汉代代田耕作
耕种公元前1世纪初期,在赵过的提倡下,一种称为代田的耕种方式受到了汉王朝关注。班固在《汉书》中概述了这一农耕方式。
采用代田法,一亩农田要被划分为若干条圳,沟中犁起的土壤则被堆在一旁形成一尺高的垒种子播种在圳中,在其生长过程中不断将垄上的土推人圳内苗根上。最终,垄上的土全部被推同沟内。次年,则在原来观之间的土地上开挖新的圳。赵过还改进r农具来适应这一新耕种方式的需要,并在***公田上进行了实验。结果其产量要远远高于不做圳的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