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至有什么风俗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在冬至这一天的夜晚,我国很多地方有全家团聚在一起吃饺子的习俗。冬至节气时,由于环境寒冷的缘故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从营养学来看,饺子以面粉为主,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汤圆虽由糯米做成,但以淀粉为主,蛋白质含量较少。从中医食疗角度来看,面粉有温中补虚的功效;糯米为温中补虚的食物,但中医认为,食补应以类补类,冬季寒冷,吃汤圆以滋补御寒,是一种天人相应的食疗方法。饺子是水煮的,从中医的五行养生法来看,水生木,木为酸味、绿色,因此煮饺子时用水火而不用木火。而汤圆是放在水中煮的,水与火不相对,木生火,因此汤圆吃多了会助长内火,容易上火。
除了饮食之外,冬至节还有祭天、数九消寒、吃汤圆等习俗。
祭天是古代的冬至节最重要的习俗。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说到:冬至可贺可多,宜其家人。意思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光接近直射,太阳高度日减,寒气逼人,唯有蜷缩家中才是过冬的最好办法。因此人民在冬至节这一大节令里要举行祭天仪式。
冬至节气时天气寒冷,人们为了增加身体热量抵抗寒冷以便冬季少生病多发育而发明了数九。数九即是从冬至算起每数九天算一个时段,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直到九九,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每逢数九期间人们有弄九消寒图来消寒取暖的习俗。九消寒图一般是画成九栏每栏绘成九个花朵每个花朵又画九片叶子。数九与消寒两个词合起来就是一种集审美与健身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了。
在明、清时期在京津地区流行吃汤圆。明人刘若愚《明宫史》中说:初十日为冬至节。民间又以粉饵做团。所谓汤圆者是也。清朝人亦如此。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上说:有大汤圆小汤圆空心汤圆三种。小汤圆如今呼元宵者是也。冬至节家家做以进祭。可见当时冬至节吃汤圆的风俗已经相当盛行了。
在现代冬至节除了饮食习俗外还有祭祖、扫墓、赏梅、喝羊肉汤等习俗。这既是纪念先祖与先贤也是弘扬孝道与敬老之举。当然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食俗如宁波食糯、台湾食糯、台州食糯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