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姓是占中国人口较多的第一百八十一位姓氏,在江浙地区比较集中。当今包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2%,总人口大约有65万。
包的名义和图腾
包,古胞字,是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包字,均像一个即将出生的包裹在胎衣中的胎儿,小篆字形演变为“勹内,从已”,楷体就变成现在的包字了,意义没变。包的引申之义有包含、包容、承担,往往借用以指人的心地度量、力的势力范围、物的内容种类。
包姓的起源与演变
汉族包姓来源主要有两大支:风姓和芈姓。
第一支源自风姓。相传伏羲氏之后,伏羲氏也称庖牺氏,庖、苞、包古通用,后人有包氏。
第二支系出芈姓。楚君蚡冒之后裔,春秋时楚昭王大夫王孙包胥,以说秦救楚之功,封于申(故地或在今湖北房县包家河旁),史称申包胥,其后以其字为氏。芈姓包氏的历史有2500多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
包姓的外族血液的融入主要发生在北部,尤其是蒙古人和满洲人。北宋时期金国人中已经有了包姓。在清初满洲人纷纷改汉姓的运动中,满洲八旗姓乌雅氏、乌苏氏(吴舒氏),以及蒙古八旗姓孛儿只斤氏、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氏等均全部落或部分改姓包,这些汉化的满、蒙人中的一部分逐渐地融入到了汉族中。
历史上包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发源于湖北的包姓,随后向北部和东部扩散。秦、汉时期,包姓已经在山西上党地区形成望族。魏、晋时期,由泰山鲍姓改姓的包氏族,在山东地区也迅速向东南迁移,同时包姓主力向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一带聚集。
宋朝时期,包姓大约有近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11%,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二十八位。包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包姓总人口的一半。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西,这二省包姓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江苏、河南、福建。
全国形成了以皖赣为中心的包姓人口聚集区。明朝时期,包姓大约有12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0.13%,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二十四位。浙江为包姓第一大省,约占包姓总人口的47%。在全自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这两省包姓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东、广西、云南、江西、安徽。
其入口主要继续向江浙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的包姓人口聚集区。当代包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包姓的人口已达65万,为全国第一百八十一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2%。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包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广西,这三省区大约占包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甘肃、辽宁、湖北、四川、重庆、上海,这六省市的包姓又集中了27%。
包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苏皖南部、浙沪、赣闽北部、广西南部、海南、广东西南端、四川大部、甘肃南部、辽宁北部、吉林西部、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北,包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3%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4%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1.7%,居住了大约56%的包姓人群。
包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楹联 有关包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四副:
芝堂映瑞,栋干垂辉。
经传储贰,望重集贤。
嗜学好义,万卷堂高;破豪去奸,一时政赫。
豪滑畏威,阎罗比峻;节妇守义,媵子归宗。
家谱 目前上海图书馆收藏包姓族谱27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家的图书馆还收藏包姓族谱81部。
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包姓历代名人47名,占总名数的0.1%,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六十三位;包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排在并列第一百四十二位;包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排在并列第一百三十七位;包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3%,排在并列第一百二十一位。
历史上包姓重要人物有:东汉经学家包咸、包福;唐朝集贤院学士包融;北宋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包拯,藏书家包整,嘉定进士、资政殿学士包恢;明朝弘治进士、监察御史包泽,嘉靖进士、御史包节;清朝学者、书法家包世臣;当代船王、银行家包玉刚。
包姓血型
包姓人群总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4.6%,A型占29%,B型占27.9%,AB型占8.5%。